网站首页

学术活动

当前位置是: 网站首页 -> 学术科研 -> 学术活动 -> 正文

运动医学领域基金申报思考与体会——丁海丽教授学术分享

时间:2025-06-18 浏览:

2025年6月11日下午14:30,今年会jinnianhuicom“成体大讲堂”科研讲座系列活动之师说在图书馆二楼创新交流区精彩继续。本次讲座特邀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副院长丁海丽教授担任主讲嘉宾。丁海丽教授是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,身兼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、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多项重要学术职务。她长期致力于中医运动医学以及运动生物学科学研究,成果丰硕。近年来,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课题30余项;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30余篇;撰写专著、教材5部。

讲座伊始,丁海丽教授结合当下科研形势指出,6 月份正值上一阶段国自然基金申报结束,省部级课题申报阶段即将来临。她将科研基金比作一扇门,而将自己打造成行业内认可的科研名片,便是开启这扇门的最好钥匙。

在分享过程中,丁教授从科研生涯、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三个方面展开深入阐述。在科研生涯方面,她强调要“积极、积累、积蓄”,始终牢记自身标签感,充分发挥团队优势,紧密结合院校专业特色开展合理科学研究。在科研工作上,要做到“有心、用心、走心”,时刻关注前沿科研动态,紧跟学术前沿步伐。对于科研成果,她鼓励大家“敢想、敢做、敢为”,坚信一切皆有可能,以高质量、高规格的标准要求自己,定能破茧成蝶。随后,丁教授结合自身经历,分享了过往拿到国自然青年基金、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央引导地方项目等的宝贵经验。她着重强调了研究逻辑性、严谨性与创新性的重要性,并指出针对不同基金申报要有侧重点,突出成体运动医学的优势。

讲座尾声,丁海丽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“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,那段时光,是付出了很多努力,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,我们把它叫做扎根”这句话作为总结,激励在场师生在科研道路上保持耐心与毅力,不断积累沉淀,终将迎来收获的时刻。

供稿单位: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

撰稿人:郭玉筱、邢天野

通讯员:王坤

一审一校:周蓝天

二审二校:李顺昌、刘余

三审三校:胡毓诗